服务热线:400-0088-068

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

2018-6-6
抛光混凝土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是传统水磨石的改性产品,现场浇制,整体无缝,由负离子水泥砂浆、捍甲、捍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和玉石、贝壳等骨料组成,纯水泥制造,可做成S流线造型,抗压、抗渗,防尘、防滑,耐腐蚀、耐摩擦,地面整体致密强,不需打蜡,无需维护,适合家庭、学校、医院、工厂、车间、地铁站、展览馆等场所的室内外使用

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

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环氧树脂地坪漆含有MDATDI等致癌物质,大理石、瓷砖还有辐射性。怎么办?抛光混凝土金钻磨石就能搞定一切问题,远离装修毒害。无论是墙面、地面或顶棚,金钻磨石的构造强度和刚度均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生态等指标满足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化要求,满足现代人士对生命和健康的敬畏,而且施工方便,易于操作,施工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可预制也可现场浇制,整体无缝,纯水泥制造,质量轻、无TVOC,抗压抗渗,耐腐蚀耐摩擦。

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

 

一、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

建筑设计方案一般包括总平面图、各个楼层的平面图、二个立面图、二个剖面图等。以上图纸做方案设计足够。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1、室内设计

  需要掌握室内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材料应用、图工程预算、室内表现和CAD施工图绘制技艺。

2、室内表现

  从CAD识图、SketchUp结构快速建模、VRay导入模型渲染、到Photoshop后期合成修饰,学习掌握一整套专业的效果图制作流程,从而达到独立制作的行业要求。

3、建筑表现

  掌握室内、外表现理论基础,能够独立制作包括家装、公装、别墅、大堂、办公环境在内的各种室内表现图,以及别墅、住宅、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等在内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建筑表现图

4、建筑动画

  掌握室内、外表现理论基础,学习制作常规室内表现图,以及别墅、住宅、商业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等在内的各种建筑表现图。掌握建筑动画流程,学习建筑动画特效相关知识,完成建筑动画、虚拟现实、影视后期等与建筑表现相关的工作。

5、建筑施工图

  能够独立完成家装、公装、建筑等施工喷墨图纸的绘制。

从工程或者设计完整性角度,来说包括,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基测试图、位置GPS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立、剖图,特殊局部布置详图、门窗表、施工图、配筋图、竣工图。其他类似问题:全套建筑设计图纸要包括什么图?建筑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关于建筑设计方案怎么写?建筑初步设计与建筑设计方案的区别是什么?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施工图各有什么区别?建筑图纸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建筑设计方案阶段应提供哪些图纸?建筑设计方案上要添加哪些分析图?更多相关建筑设计的问题请咨询纳路特金钻磨石。

 

二、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

《建筑设计基础》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主干专业课的前期专业基础课,是园林学、生态学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基础》开设专业广泛,具有重要的专业基础地位。2003年《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被评为校级重点基础课。
建筑设计基础课共计228学时,加两周建筑表现集中周。其中第一学期为基本技法的训练,包括100学时的课程设计、基础理论和两周建筑表现周。学生通过对建筑设计基础理论的了解以及必要的绘图训练和建筑认识实习,达到掌握基本表现技法、认识建筑的目的,为学习建筑设计课和其它专业设计课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学期为创造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造型能力。包括128学时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构成的内容即: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以及平面生成,建筑构成,建筑模型制作的训练。在第二学期安排乐大量的动手操作环节,强化学生形态构成能力,也使学生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质地、造型潜力和构造特点。在制作过程中,体会不同得构造做法与比例和尺度的关系。

1、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
根据建筑学的特点,我们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融入建筑设计课主线中。将建筑设计专业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级设计阶段:安排在12学期。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建筑设计基础”(192学时)、“建筑概论”(16学时)等,主要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打好基础,培养设计意识。
②基础训练阶段:安排在34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Ⅰ)(Ⅱ)”(共192学时)、“建筑设计原理”( 64学时)。是建筑设计的入门阶段,将建筑设计过程分解进行,再进行组合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建筑环境意识。
③技能提高阶段:安排在56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Ⅲ)(Ⅳ)”(共168学时)、“建筑法规”、“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建筑史”等。培养学生处理单体和群体设计的能力,提高复杂建筑和建筑群体设计的能力,进一步培养环境设计的意识,熟悉相关知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整体设计的能力。
④综合拓宽阶段:安排在78学期。主要课程为“建筑设计(Ⅴ)”(96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城市设计”(32学时)、毕业设计、建筑实践实习等。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计从立项到完成的全过程,熟悉建筑师的职业特点,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水平,强化CAD能力,进一步将专业技能的深化、拓宽。
2
、突出环境意识的培养
结合建筑设计主线,从建筑设计入门阶段开始培养环境意识;进入空间组合设计阶段后,通过真实、熟悉的地段,训练环境设计意识;通过特殊的群体空间设计进一步培养整体设计能力。
3
、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社会对建筑师计算机水平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CAAD已成为建筑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Ⅰ)”(48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2学时)等。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训练,使学生在“建筑设计(Ⅴ)”、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中应用CAAD知识,以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应用计算机绘图,从而保证毕业生的竞争力。


以上就是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图?建筑设计基础是指哪些?的全部内容。

建筑设计学要求学生应将相关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较好的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理论,了解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与建筑设计相关的人的行为和心理知识,掌握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法规。建筑学专业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与应用,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单独开设原理课,如一年级开设的建筑概论;二是结合各种建筑设计课讲授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这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基础、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评析等。以讲授建筑理论为主,以史带论,同时学习并掌握相关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为了建筑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生理、心理需求,学生还必须掌握人类行为与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通过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从多方面强化人的行为与建筑设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