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铺贴验收的常见问题
《瓷砖铺贴验收的常见问题》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瓷砖,大理石,密封固化剂,水泥地面硬化剂,混凝土固化剂,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的。
纳路特旗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产品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抛光混凝土地面、苏珀诺墙面系列、苏珀纳幕墙系列等,产品具有无(无TVOC、无缝),防(防尘、防滑、防水)、抗(抗压、抗渗)、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规格高端,样式多选的显著特点,适合全屋装修装饰。这些产品整体无缝,现场浇制,无缝即无细菌滋生,显得气,还可以放出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与之对比的大理石、瓷砖既消耗资源、又消耗能源、还污染环境,大理石和瓷砖还有辐射性。
一、关于瓷砖验收时常见问题解析
1、如何快速发现瓷砖空鼓?
利用金属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判断。一般声音清脆时,就可能存在空鼓现象。
2、贴砖后通过使用空鼓锤敲击砖面判断是否存在空鼓的现象,可否?
由于瓷砖粘结剂中添加了诸如胶粉、纤维素等多种添加剂,熟化的时间往往在24h以上,如果遇到低温、高湿度,时间还会延长,因此用空鼓锤敲击砖面判断是否存在空鼓需要在贴砖至少24h以上。
3、新贴瓷砖大面积空鼓如何处理?
选取典型区域将瓷砖敲开,以判定空鼓的原因。若是粘接失败出现在基层表层或内部,可能需要重新铲除或加固基层后再贴砖;若是空鼓伴随瓷砖的变形(扭曲、起翘、隆起等),需要检测瓷砖在湿热变化时的尺寸稳定性;若是用瓷砖粘结剂采用点框式粘贴导致瓷砖有空鼓的现状,则不需要担心瓷砖脱落,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是由于采取水泥或者低质量的粘贴材料所导致的空鼓,就必须先把瓷砖铲除再用专业的瓷砖粘结剂重新粘贴瓷砖,才能保证质量安全。
4、如何避免瓷砖空鼓、脱落?
1)不要使用传统的水泥砂浆粘贴瓷砖,建议使用合适的瓷砖粘结剂。
2)施工时应注意:
①基层处理:将基层上松软、污物等去除,并根据情况进行打毛、找平;
②选择材料:根据瓷砖种类正确选择适宜的粘结剂;
③施工方法:采用适宜的施工方法;
④注意保护:避免已粘贴的瓷砖受到振动、扰动等。
5、瓷砖或石材空鼓或脱落的可能原因?
1) 粘结剂选择不当。对于玻化砖或吸水率低的石材应选用高性能粘结剂。
2) 基面刚性不能满足瓷砖石材安装要求,存在变形。如轻质隔墙存在变形就容易出现该问题。
3) 瓷砖或石材背面未清理干净,有灰尘或脱模剂等影响粘贴的物质。
4) 大型瓷砖或石材未做背涂,或者背涂不符合要求,面材和胶粘剂未形成有效粘结。
5) 粘结剂用量不够,不能形成满贴。
6) 瓷砖或石材铺贴后未将面材压入粘结剂,从而没有形成有效粘结。
7) 对于容易产生振动的基面,如果瓷砖或石材铺贴后用橡皮榔头敲击过猛,可能会引起临近已经安装好的瓷砖振动,从而造成松动。
8) 基面未很好找平,粘结剂层厚度不均匀,在胶粘剂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不均匀性较大,从而引起局部空鼓。
9) 粘结剂厚度过大,干燥过程中引起的收缩大,容易造成空鼓。
10) 粘结剂梳理条纹后,未及时将瓷砖铺贴到位。粘结剂的开放时间已过,容易引起空鼓和脱落。
11) 粘结剂搅拌不均匀或未按规定搅拌,引起粘结剂性能不稳定,容易造成粘结力弱,终造成空鼓或脱落。
12)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未采取保护措施,或者材料温度过高或过低,又勉强施工。
13) 未按规定设置膨胀缝,因内部应力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4) 在基面伸缩缝上直接铺贴瓷砖或石材,因基面结构伸缩造成瓷砖或石材脱落。
15) 养护期间未对完成面进行有效保护,养护期间的瓷砖收到压力、冲击和外力振动时容易造成后期的空鼓或脱落。
6、瓷砖粘结剂施工完2~3天仍然没强度,用手摁发软,为什么?
1) 温度低,未采取保护措施,粘结剂难以正常硬化。
2) 粘结剂施工厚度过大,其良好的保水性造成内部不能正常硬化。
3) 基层或玻化砖吸水率过低。
4) 砖的规格过大。
5) 在使用双组分粘结剂时,所选乳液和干粉搭配不当。
7、采用普通的水泥基瓷砖粘结剂贴砖后多久才能固化呢?
普通的水泥基瓷砖粘结剂通常需要24小时才能基本硬化,温度较低或者通风较差的地方硬化时间会相应延长。
8、釉面砖粘贴后为什么会出现不规则的小裂痕?
因为砖的釉面太薄,使用刚性瓷砖粘结剂进行粘贴,干燥后收缩较大,易扯裂釉面产生裂纹,故建议使用柔性瓷砖站街街粘贴。
9、为什么瓷砖粘贴后会被挤破釉面?
施工时未留缝,瓷砖受热胀冷缩变化作用,产生长条龟裂裂纹。应选择合适的瓷砖粘结剂粘贴瓷砖,应留缝且选用合适填缝剂填缝。
10、瓷砖或石材安装一段时间后出现开裂,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 基面等有沉降;
2) 有伸缩等位移;
3) 受压产生变形;
4) 天然石材的缺陷,如石材内部的天然纹理、裂缝等;
5) 瓷砖表面的点载荷或局部冲击;
6) 在现有预留位移缝上直接安装瓷砖;
7) 粘结剂用量不足,无粘结剂支撑部位受到载荷;
8) 胶合板及水泥背板的裂缝及接缝处理不好。
11、重砖使用瓷砖粘结剂后粘力不足的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的双组分(以增加粘结力)瓷砖粘结剂(C2T级别),并在重砖上进行双涂施工(即砖背与墙面都涂上瓷砖粘结剂)。
12、在安装瓷砖或石材时,需重点考虑哪些因素来选用合适的粘结剂?
1) 需重点考虑瓷砖或石材的类型及尺寸,一般而言,大尺寸瓷砖或石材比小尺寸瓷砖或石材需使用性能更好的粘结剂,吸水率低的瓷砖或石材比吸水率高的瓷砖或石材需使用更好的粘结剂。
2) 应用基面也将影响到选用粘结剂的类型,如在木板或硅酸钙板等基面上,需使用比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上更好的粘结剂。
3) 应用环境也必须重点考虑:主要是应用环境需承受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也将影响到粘结剂的选择。
4) 此外,还需要考虑外部载荷。外部载荷越苛刻,就应选用更好的粘结剂。
二、瓷砖的检验
1、可以进行敲打,声音清脆说明瓷砖瓷化密度和硬度高、质量好(用手轻轻敲击地砖,若此砖发出"噗、噗"的声音那表明它的烧结度不够,质地比较次。若发出轻微的"咚咚"声,它的质地相对于前一块来讲就比较坚硬)(其实方法很简单,用手去敲,高密度的瓷砖敲出来有玻璃清脆的香声。而低密度的瓷砖发出沉闷的砖瓦的声音。)
2、检测瓷砖釉面方法:可以用硬物刮一下瓷砖釉面,如果留下痕迹,说明品质差。其次看一下瓷砖表面颜色是否清晰,细致观察一下是否有针孔(针孔容易沉积脏物)。或者用手指在地面划一下,差的瓷砖因为密度原因,完完全全像一支粉笔,划到哪儿都有印记。
3、检测瓷砖平整度:平整的瓷砖方便与施工,在装饰效果上也好。检测的方法:将地砖置于平整面上,看其四边是否与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时看瓷砖四个角是否均是直角,再将瓷砖置于同一品种及同一型号的瓷砖中观察其色差程度。选择地砖时经常看到材料商放在地上使劲地踩,这只能说明他的地砖底部平整而不能说明他的瓷砖质量好。
4、"听"。以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另一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次品。
5、切出瓷砖断片(一般可以向店家要已碎的残片观察),看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6、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7、看产品尺寸是否标准,可用卡尺测量对角线,不规则的瓷砖在铺装时会不成直线,造成不美观。
8、看图案,花色图案要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
9、看包装。首先看有无厂名、厂址及商标,以免买到“三无”产品。
10、看表面质量。看花色是否美观悦目,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距样品1米左右,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观察样品有无缺釉、裂纹、烟熏、落脏、釉泡、斑点、磕碰等表面缺陷;距样品3米左右,观察产品表面有无色泽差别,以便粗略掌握产品的光泽度。
11、看误差
①尺寸误差,几何尺寸是否标准是判断瓷砖优劣的关键,用卷尺量一量砖面的对角线和四边尺寸以及厚度是否均匀即可判断
②色差,随机开箱抽查几块,放在一起逐一比较,一般有细微差别是正常的,如果十分明显就有问题了,不过不同生产批号的瓷砖也有色差,购买时好一次将数量买足,否则以后配色很难一致;
③裂纹,釉下层裂纹,表面龟裂;
④不平,釉层虽然光亮,但釉层内或釉层中有夹杂物;
⑤斑点,釉面颜色中孤立变异色点;
⑥外伤,碰碎或深度裂纹,边角不齐。
12、看内在品质
①硬度: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
②耐磨度:耐磨度光凭感官是不能确定的,更多的可能要依靠一些技术指标。在众多的标准中,配度(也叫耐磨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表明面砖容易磨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度:
Ⅰ度:耐磨损率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Ⅱ度:耐磨的程度要大于Ⅰ度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Ⅲ度:耐磨度适中,主要用于活动量较大的场所。如客厅、厨房等。Ⅳ度:耐磨度较高。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非常适合。Ⅴ度:Ⅴ度的划分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从理论上讲,具有超耐磨度,一般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吸水率:吸水率也是瓷砖使用过程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③吸水率:只需要将一滴水滴到瓷砖的反面,看其吸收的速度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三、瓷砖和瓷片的区别
1、表面要求不同:瓷片与瓷砖表面要求也存在差异,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比较粗糙,具有有一定的防滑性就好。
2、使用范围不同:瓷片是瓷砖中的一种陶质砖(釉面砖)是适合贴在墙面的瓷砖。瓷砖是指有瓷面的地砖,而瓷片是指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
3、分类、厚度不同:瓷片是墙面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而瓷砖则是指有瓷面的地砖。瓷片与瓷砖面显的差异在于厚薄程度不一,厚薄明显不同,瓷砖厚,瓷片薄。
4、内部质地不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高,瓷片要求内部好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因为有气泡时,瓷片很容易受冻碎裂。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5、使用寿命不同:瓷片的寿命很有限,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年左右。市面上瓷片吸水率一般在10%以上,用久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可以通过重量来辨别是瓷片还是瓷砖。一般来说,瓷片都比较轻,瓷砖要比瓷片重很多。
四、购买瓷砖的十大误区
1、瓷砖越大越好不少人觉得大瓷砖显得高档气派,但是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规格大的瓷砖除了单体价格昂贵之外,还存在着搬运、设计、铺设、切割困难等等不便。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好不要选用超过600毫米以上的瓷砖。
2、瓷砖越白越好要知道瓷砖的颜色跟原料的关系很大,尤其是白色瓷砖。而我们国家许多产区的白坯砖生产原材料都很缺乏,一部分厂家就为了增加釉面白度,不惜添加放射性锆类原料。偷偷的告诉各位,我们国家其实红坯原料非常丰富,买红色砖要比白色安全放心哟!
3、瓷砖越厚越好这点应该是很多人内心都存有的错误感官,认为瓷砖越厚,那么一定越结实,因为看上去更像石材。其实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瓷砖的强度在于它的抗裂性,而跟厚度关系并不大。
4、广东砖好,其他的差首先声明,因为技术优势,在以前确实是这样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并在原料采购全国化的前提下,已经不能用地区来分辨砖好坏了。砖的质量好坏要以生产方而论,主要还是要看到实物,就砖论砖。
5、亚光砖不易清洁亚光砖虽然相对于亮面砖确实是更容易吸脏,但不会渗到釉面里面,常见的清洁剂就可以清理干净。并且现在大部分亚光砖表面的釉层都经过特殊处理,能达到耐磨、防滑、不吸脏、易清洁的效果。
6、贴瓷砖不能留缝为了追求美观,很多人贴瓷砖的时候要求留细缝甚至不留缝。但是瓷砖也会受到热胀冷缩、干燥潮湿的影响,如果不留缝,瓷砖就可能起拱开裂,破坏装修效果。
7、白水泥填缝以往人们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为了方便,不论是地面还是墙面缝隙,都用白水泥进行填缝。但是用白水泥之后会产生龟裂、变色、脱落、反碱等现象,让人苦不堪言。所以,在填缝上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用专业的填缝剂畸形勾缝。
8、购买瓷砖用量计算刚好在瓷砖购买上就不要太节省啦,施工中的损耗、万一出现空鼓的补救,如果不是同一批瓷砖很容易出现色差,就算是同款也不行,因为不是一炉出产的。就算你运气逆天没有色差问题,但是终归是耽误工期不是?
9、贵的一定好一分钱一分货是深入我们内心的宗旨啦,但是市场化的今天,由于各个品牌的定位和市场运作模式不同,市场价位差别可能也会有些差距。价格只能是一个参考标准,不可尽信。
10、打折品质量也打折这商家可变成了冤死的窦娥,哭天喊地啊。其实很多时候打折促销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普及品牌意识,还有一些就是利用打折等手段处理过量的库存。但是这些产品都是质量好的合格品,无须担心。
五、瓷砖的保养
1、抛光砖除污迹打蜡
抛光砖虽然不易积存尘土,更易于清洁。但是使用时间长了,抛光砖表面的细毛孔曝露在外,也会吸污,使抛光砖难以清洁,表面失去光泽,变旧。因此,我们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2、仿古砖顺着纹理清洁
仿古砖,表面有着凹凸的纹理,以追求原木逼真的效果,清理时顺着纹理便可。如有茶水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附着瓷砖表面,可用家用洗洁精与清水顺着纹理清洗,可使瓷砖更有光泽。
3、釉面砖接缝处清理
釉面砖的清洁相对而言简单,但是瓷砖接缝处很容易藏污纳垢。先使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清除污垢,然后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能防渗水,而且能防霉菌生长。
4、瓷砖顽固污渍用去污膏
地面瓷砖除了日常的扫地和拖地之外,对瓷砖缝隙、犄角处的顽固污渍,我们可采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定期的清洁保养,保持瓷砖原本的清洁和亮丽。
5、瓷砖接缝处巧用牙膏
瓷砖接缝之处的主要原料是腻子和白水泥,油污黏附在上面后很难擦洗干净,选具有很强清洁作用的牙膏,也能够清理污迹。对于厨房灶台处的瓷砖接缝,在清洁以后,可滴上蜡烛预防油污。
6、瓷砖刮痕涂抹防水剂
对于瓷砖刮痕,牙膏又帮大忙了。光滑无瑕的瓷砖上面不小心留下了小划痕,让谁看着都非常心疼。这时我们可以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抹布擦拭即可修复。而砖与砖缝隙之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除污垢,再在缝隙上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7、瓷砖翻新要铲清碎片
旧瓷砖要翻新需要注意的是,将整块瓷砖全部铲清,然后重新更换新的瓷砖。新的瓷砖其色号和原来的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出现色差,所以建议在装修贴砖时留下少量的瓷砖以便日后修补用。如果没有保留的话,好拿上撬下的瓷砖碎片到专卖店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