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七招避开瓷砖色差问题,有些色差原来真的不是瓷砖质量问题!
《教你七招避开瓷砖色差问题,有些色差原来真的不是瓷砖质量问题!》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密封固化剂,水泥地面硬化剂,混凝土固化剂,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的。
纳路特旗下的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产品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抛光混凝土地面、苏珀诺墙面系列、苏珀纳幕墙系列等,具有无(无TVOC、无缝)、抗(抗压、抗渗)、防(防尘、防滑、防水)、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的特点,适合家居装修装饰。这些产品整体无缝,现场浇制,无缝即无微生物滋生,还可放出负氧离子。
瓷砖色差是让大家头疼的问题,而且一旦铺贴好后发现色差问题,补救工作就很难做,简直是无法更改的,那我们就从挑砖开始,首先选择适合的砖,例如洗手间就需要吸水率低的砖;其次验砖,然后铺砖。前期工作做好了,就不会出现后期瓷砖色差的问题,而且你会发现,有些瓷砖色差跟瓷砖的质量真的没有关系。下面小编就详细的分析下,如何避免瓷砖色差问题。
一、如何避免瓷砖色差
1、批次、色号瞧仔细
验收瓷砖时仔细核对同一型号的产品包装箱上的色号,看是否有批次和色号不同的产品,如果发现有不同批次和色号的产品时要及时的通知卖方;严重者,可以拒收该批货物。
2、试铺瓷砖找问题
用随机的方法,从包装箱中挑出一些瓷砖出来,平铺在光线较好的地面上,看是否存在色差问题。
3、施工时发现问题要停止
与施工的工人提前沟通好,在施工时随时注意核对产品的色号和批号,如果有色差问题要立马停止施工,及时通知业主并联系瓷砖销售人员。
4、铺贴前泡水要均匀充分
有些吸水率较高的瓷砖如果泡水不均匀,就会出现色差现象。所以,铺贴前的瓷砖一定要泡水,且泡水要充分要均匀,而且使用多少就泡多少。
5、补砖可别出问题
补砖时出现问题是常见的,所以补砖时一定要核对好原产品的批号和色号,按照同样的型号和色号进行补齐。购买时计算好用量,并且多准备些,避免出现补砖事情。
6、墙体渗水要谨慎
这属于间接“伤害”,瓷砖很无辜,只有解决墙体渗水才可以解决色差问题。这就要求:墙面防水层应该做到顶部,充分防止水汽、雾水渗入墙体;地面的防水层至少刷三遍,防止墙体发霉、漏水等问题;在卫生间铺贴瓷砖前,一定要做闭水实验,如果闭水实验有一点点瑕疵,千万不要吝惜,一定要返工重做。
7、铺贴位置很重要
瓷砖内含水量不一样,颜色就会不同,厨卫的水汽比较大,很容易出现局部瓷砖的色差。在挑选瓷砖时,要选择吸水率低、防水性能好的瓷砖;厨房、卫生间多注意通风。
二、瓷砖为什么会有色差?
瓷砖为什么会产生色差?明明购买的时候没有问题,铺贴后却出现了一深一浅的明显色差。很多时候消费者都把这些不明所以的问题归结到商家身上,认为是瓷砖质量出现了问题。瓷砖产生色差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并非是质量问题。
1、铺贴因素
都说瓷砖是一件半成品,只有铺贴好的瓷砖才算得上是成品,所以铺贴过程如果出错,则由可能导致出现色差。
错把不同批次、色号混铺在一起
就算是同一款型号的瓷砖,也会有出现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色差,如果铺贴前没有看清楚包装,错把不同批次、色号的瓷砖混铺在一起,铺贴完成后很有可能出现断层、衔接不自然的情况发生。
解决方案:铺贴前注意留意色号、批次,确保在同一空间铺贴同一批次的瓷砖。
2、瓷片泡水不当
瓷片由于吸水率高,铺贴前必须要泡水再进行铺贴。如果瓷片之间泡水不充分,或者浸泡时间悬殊,从而造成坯体水分含量参差不一。在铺贴后都会形成一段时间的“色差”,待自然风干后,这种情况的色差就会逐渐消失。另外,如果防水层施工不当,也会出现这一类型的色差。
解决方案:泡水时注意水深、时间、还有瓷砖数量,待瓷砖“喝饱水”后,取出晾干,表面无水印在进行铺贴。
3、二次切割造成色层断裂
瓷砖深加工应用,可以展现更多灵活多变的铺贴效果,但是如果切割时操作不当,就会形成产品色泽层次断裂从而造成色差,或是普通铺贴时,没进行试铺,也会容易造成整体效果不一致。
解决方案:在铺贴拼花等二次加工的图案时,按纹理方向性进行有效试铺。
4、瓷砖因素
除了铺贴不当会造成色差以外,有些瓷砖本身就存在着故意而为的色差效果,目的是为了使纹理更为逼真,衔接效果和谐流畅,宛如真石。
比如仿理石、玉石纹理的瓷砖产品。由于天然石材片片不一,纹理富于变化,不少商家为追求此逼真的效果,也力求将瓷砖造成深浅过渡,纹理不一的效果。这种“色差”绝非是质量上的色差问题。
解决方案:导购员在销售瓷砖时,明确告之该瓷砖品类的属性,让消费者对此品类有清楚的认知。
5、工艺因素
瓷砖在烧制过程中,受原材料质量波动、颜料、球磨细度、色料颗粒大小及级配、色料比例、成形压力、烧制条件、布料等多种因素影响会形成一定程度的色差,换言之,要做出一模一样的瓷砖是很难的。一般而言,如果整体铺贴效果色泽协调、纹理连贯和谐、无明显差异,这种情况下的色差都不属于质量问题。
6、其他因素
光线差异,造成的“色差”。因光线明暗差异,瓷砖展现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譬如瓷砖在样板间展示时,光泽度会较为明亮,但在铺贴时,自然光与灯光的光线明亮度不同而造成视觉效果上的差异。
解决方案:消费者应充分考虑到光线带给视觉的影响,有必要时,可要求导购将瓷砖搬至自然光下展示。
产品不稳定,出厂时分色失误。瓷砖出厂时,应该经过严格的分色筛选,对于色差明显的产品进行处理,如果分级工“偷懒”,则有可能导致同一批次,出现明显色差的瓷砖出现。
此外,在同一批次,同一色号,如果明显的阴阳色或是明显的色泽落差,整体铺贴效果色泽色调无法达到和谐,则是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铺贴、工艺、瓷砖纹理效果等因素,都有可能形成“色差”,但这些色差问题,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并非是质量问题。
再次提示:
施工前避免色号、批次混乱;
无论是什么品类的产品,进行有效试铺,可解决大部分因铺贴不当而造成的“色差”问题;
铺贴时按照纹理的方向性,进行铺贴,做到整体效果色调一致;
充分考虑到光线对视觉造成的影响;
了解瓷砖产品的固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