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墙瓷砖铺贴时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建议
《内墙瓷砖铺贴时常见的瓷砖问题及处理建议》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www.snt123.com,密封固化剂,水泥地面硬化剂,混凝土固化剂,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的。
提起瓷砖空鼓、脱落,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外墙砖脱落。其实,相对外墙掉砖,室内掉砖也同样不可小觑。装修一两年的房子,突然出现墙面空鼓、瓷砖脱落,不仅会损坏家具,造成人身财产伤害,带来返工难题,而且还会对家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纳路特的愿景和使命是“水泥搞定一切,远离装修毒害”!纳路特是全球唯一一家通过苹果147项检测的企业。旗下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抛光混凝土产品金钻磨石、筑硅磨石、抛光混凝土地面、苏珀诺墙面系列、苏珀纳幕墙系列等,均入选2017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产品具有无(无TVOC、无毒、无缝),防(防尘、防滑、防水)、抗(抗压、抗渗、抗老化)、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规格高端,样式多选的显著特点,适合全屋装修装饰。这些产品整体无缝,现场浇制,无缝即无细菌滋生,显得高端大气,还可以放出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与之对比的大理石、瓷砖既消耗资源、又消耗能源、还污染环境,大理石和瓷砖还有辐射性,瓷砖釉面上的锆英砂更是可致癌。
一、内墙瓷砖铺贴时的问题及建议
1、家装常见瓷砖铺贴问题
其实很多瓷砖问题的出现与粘结材料的使用有很大关系。目前大部分家庭装修仍使用水泥贴砖。
所以家装常见的瓷砖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上墙难,贴不牢;
二是贴瓷砖容易出现阴阳色;
三是贴完砖一段时间后出现空鼓、松动、脱落现象。
水泥作为主要粘结材料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瓷砖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不断加快,水泥粘结的传统施工也出现了各种弊端:
⑴水泥的粘结原理决定了低吸水瓷砖上墙难度
水泥为亲水性物质,通过水化反应在界面产生摩擦力方可粘结。现有的瓷砖产品吸水率基本为零,这就造成了用水泥难上墙的原因。常规的解决办法会在瓷砖背后加铜丝固定,但粘结力仅在铜丝上,未来仍存在脱落的可能。
⑵水泥的流程导致了后续问题的发生
传统瓷砖铺贴前要先浸砖湿墙方可施工。瓷砖在浸泡过程中吸入大量水分,水分子在铺贴后部分能随着缝隙排出,部分水分子仍留在砖内,从而导致颜色深浅不一。至于铺贴一段时间后,瓷砖出现空鼓、脱落等现象,则主要由水泥本身的特性决定。水泥施工为厚浆施工,失水固化后,易老化、开裂,进而影响到瓷砖空鼓、脱落。
⑶水泥的施工方法造成了很多人力损耗和资源浪费
传统的水泥铺贴由装修师傅现场将水泥与砂子凭感觉搅拌后施工。不仅施工繁琐,用料多,配比不稳定,而且对施工师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近些年对环境粉尘的加强治理,现场搅拌会被淘汰。
2、如何避免瓷砖铺贴出现的问题?
瓷砖作为耐用消费品,在欧洲使用寿命达35年以上,而在我国却只有20年,如果铺贴不好,甚至没几年就会出现空鼓脱落等问题。“如何延长瓷砖的使用寿命、贴的牢且装修后不会出现空鼓、脱落”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从几个方面为家居安全提出建议:
⑴选用瓷砖粘结剂代替水泥
瓷砖粘结剂为改性水泥,通过添加各种高分子聚合物,将传统水泥的性能进一步改良,更具柔韧性、抗老化性,保水性,粘结力为传统水泥的2~3倍。其粘结原理主要为吸附原理与扩散原理,适应性强,可在各种基面上进行建材产品的铺贴,如(砖上贴转,玻璃贴砖,石膏板等)。采用瓷砖粘结剂贴砖,可解决低吸水瓷砖上墙难题。
⑵选用具有针对性的粘结剂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瓷砖产品,因其烧制工艺不同,对施工材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大规格微晶石、薄板,对粘结剂的要求则与瓷片、仿古砖等明显不同。所以在选购瓷砖产品的粘结剂时,应选择与该类瓷砖产品相匹配的粘结剂。
⑶选用优质的瓷砖粘结剂
粘结剂在外观上与一般的水泥没有太大差别,正常情况下为灰色和白色,白色的一般为石材使用较多。为避免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可以从三个方面简单辨别粘结剂的质量:
A、通过搅拌,用手指分别沾点水泥和粘结剂,比粘性,粘结剂可在玻璃、高吸水木板等基面上贴住,而水泥或者质量差的粘结剂则很快脱落;
B、条件允许时,可将瓷砖涂上粘结剂贴在可倒置的基面上,如木板、玻璃等,然后倾斜基面,看砖会不会下坠,如不会,则说明是优质的瓷砖粘结剂;
C、保水性越好的粘结剂质量越好,正常情况下,干得越慢的粘结剂施工性能越好。
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瓷砖粘结剂是水泥与各种高分子聚合物经过合理配比的产品,正因为科学的比例才使其具有相对的功能,在施工时切忌随意添加沙子,水泥和工业胶水,否则会极大影响瓷砖粘结剂的效果,而瓷砖脱落,空鼓是早晚的事。
⑷标准的施工方法
采用瓷砖粘结剂铺贴时,首先应按照产品说明调配瓷砖粘结剂,之后按照标准的施工方法,保证满浆铺贴,铺贴后24小时进行填缝。“三份料七分工”,工人的手艺也是影响铺贴的因素之一。
总之,瓷砖粘结剂颠覆传统水泥施工,粘结力为水泥的2-3倍,通过统一的配料标准,采用薄浆铺贴,不仅用量省,减轻墙体负担,而且施工工序简单,节能环保,安全牢固,在未来的粘结系统上,将成为主要粘结材料。
二、铺好的瓷砖为什么要去蜡
市面上的抛光砖、玻化砖、全抛釉产品,在出厂之前,一般都会在瓷砖表面进行打蜡处理,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对砖面的意外损坏,消费者在入住新居之前,通过恰当的清洁方式对新瓷砖进行“除蜡”处理之后,即可恢复瓷砖原有的光泽度。
瓷砖在不抛光之前,烧制之后有很小的封闭气孔,但抛光之后就存在小的孔隙。在出厂之前,很多厂家会先进行一次打蜡,把小气孔填上,这样就不容易渗污。对于这类型的瓷砖,消费者可以打蜡,以达到“瓷砖更亮更干净”的效果。
另外,瓷砖行业针对抛光砖的这道工序还有一种叫“超洁亮”的新技术,使用纳米或者微米材料,在抛光砖的表面形成保护层,使得瓷砖“更亮更耐脏”。对于这种瓷砖“消费者能够打蜡更好,不打蜡也完全没关系”。
瓷砖去蜡的几点好处:
恢复瓷砖光泽度,提高防污性能,增强耐磨性能。
瓷砖去蜡的方法及实施步骤
先对瓷砖表面进行打扫干净,待其表面干燥情况下撒去蜡物质,如上所提及的几种去蜡物质,然后用抹布或干毛巾用力擦拭。
三、瓷砖去蜡常用的几种材料
1、在干燥的瓷砖表面上,撒上一些洗衣粉(或面粉、双飞粉、除蜡粉等粉状物),然后用抹布(或干毛巾)用力擦拭,直至蜡去除。(深色、纯黑色不建议用此法,因为绝对会渗污,除非是“超洁亮”技术的瓷砖)
2、将一定浓度的洗衣粉水洒在瓷砖上,先用钢丝球轻轻拭擦,再用干布擦两遍即可。
3、购买专用的瓷砖清洁剂进行清洁,推荐粉状瓷砖清洁剂,对人体皮肤没有任何副作用。
温馨提示:
家装瓷砖不建议用一些化学的去蜡剂来清除,虽然清除的速度比较快,可是家是我们常呆的地方,化学物品难免会有一些气味,影响健康。若真需要用到那么房屋一定要通风,使气味散发出去。
四、瓷砖的填缝方法
1、填缝讲究时间
专家指出,仿古砖在铺贴完成之后24小时,方可进行填缝。在24小时之内仿古砖尚未牢靠,如果填缝不慎可能导致仿古砖移位松动等状况。还需注意的是过早填缝,填缝剂也容易返碱。鉴于瓷砖施工在于装修前期,容易脏。因此不妨将填缝放在装修最后。当然,在填缝之前,需要将瓷砖的缝隙里面的灰土杂物给清理干净。
2、选好填缝材料
常用的填缝材料有:白水泥、腻子粉、填缝剂、美缝剂等等。
白水泥与腻子粉是传统的填缝材料,在性能上都有所欠缺。短期内效果尚可,时间一长容易出现脱落漏缝等情况;而且防水性能不佳,导致潮湿。
填缝剂是经过特别设计的配方材料(一些仿古砖品牌会特别配备专用的填缝剂),因此它比白水泥等传统材料具有更好的粘合性,干燥之后耐磨性更高、强度好、并且吸水率低,不容易受潮与吸附污垢。
3、填缝工艺做到位
不同的瓷砖,各自的填缝工艺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说,砖缝小的瓷砖可以不进行填缝。而仿古砖等边角不是直角的瓷砖产品,在填缝时应该注意不要将砖体边部倾角一齐填平,以免影响效果。而鉴于填缝剂的材料成本较高,因此室外阳台等大面积、大砖缝的区域,可使用配置合理的水泥砂浆替代。
4、瓷砖表面清洁
填缝前必须先清除瓷砖缝中多余的水泥、粉尘等杂物,避免填缝的时候有多余的水泥和粉尘混合到填缝剂里面,影响填缝的美观度。如果填缝遇上天气炎热,还要润湿砖缝表面,避免太干燥。
5、调填缝剂
将填缝剂按一定比例1:1与清水搅拌均匀后使用,绝不可以直接将干粉刮入缝中,以避免填缝剂中可能纯在的硬质颗粒划伤瓷砖。
6、细致填缝
刮抹填缝剂应该使用橡皮抹刀密实刮入缝中,以避免填缝剂中可能存在的硬质颗粒划伤瓷砖,填缝的时候。必须一边填缝一边清理瓷砖上多余的填缝剂,以免填缝剂干燥后不易清洁。
7、填缝后清洁
待填缝剂凝结后,用海绵清洗瓷砖表面,正常仿古砖用清水清洗即可。如瓷砖表面吸水量过高,填缝剂渗入瓷砖,需用专用瓷砖清洗剂清洗。
五、瓷砖的保养
1、抛光砖除污迹打蜡
抛光砖虽然不易积存尘土,更易于清洁。但是使用时间长了,抛光砖表面的细毛孔曝露在外,也会吸污,使抛光砖难以清洁,表面失去光泽,变旧。因此,我们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2、仿古砖顺着纹理清洁
仿古砖,表面有着凹凸的纹理,以追求原木逼真的效果,清理时顺着纹理便可。如有茶水或其他日常生活用品附着瓷砖表面,可用家用洗洁精与清水顺着纹理清洗,可使瓷砖更有光泽。
3、釉面砖接缝处清理
釉面砖的清洁相对而言最简单,但是瓷砖接缝处很容易藏污纳垢。先使用牙刷蘸少许去污膏清除污垢,然后在缝隙处用毛笔刷一道防水剂即可,这样不仅能防渗水,而且能防霉菌生长。
4、瓷砖顽固污渍用去污膏
地面瓷砖除了日常的扫地和拖地之外,对瓷砖缝隙、犄角处的顽固污渍,我们可采用多功能去污膏,进行定期的清洁保养,保持瓷砖原本的清洁和亮丽。
5、瓷砖接缝处巧用牙膏
瓷砖接缝之处的主要原料是腻子和白水泥,油污黏附在上面后很难擦洗干净,选具有很强清洁作用的牙膏,也能够清理污迹。对于厨房灶台处的瓷砖接缝,在清洁以后,可滴上蜡烛预防油污。
6、瓷砖刮痕涂抹防水剂
对于瓷砖刮痕,牙膏又帮大忙了。光滑无瑕的瓷砖上面不小心留下了小划痕,让谁看着都非常心疼。这时我们可以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抹布擦拭即可修复。而砖与砖缝隙之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除污垢,再在缝隙上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7、瓷砖翻新要铲清碎片
旧瓷砖要翻新需要注意的是,将整块瓷砖全部铲清,然后重新更换新的瓷砖。新的瓷砖其色号和原来的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会出现色差,所以建议在装修贴砖时留下少量的瓷砖以便日后修补用。如果没有保留的话,最好拿上撬下的瓷砖碎片到专卖店补货。
六、瓷砖耗损量影响因素
瓷砖损耗可分为很难避免的正常耗损和可以尽量避免的非正常耗损。下面先来了解下影响瓷砖损耗量的一些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耗损量。
1、空间和瓷砖尺寸匹配度影响
一批瓷砖的尺寸都是固定的,而铺贴房间的尺寸和瓷砖的尺寸并不一定相配,所以一般都需对瓷砖进行裁剪,被裁掉的部分如果不能继续利用就造成了损耗。一般来说如果房间里有拐弯、圆弧形等,则需要裁的不规则砖多,损耗也相应增大。
2、瓷砖质量影响
瓷砖质量对于耗损量也有影响。即使是质检合格的瓷砖产品,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色差、薄厚不同、不方正等情况,不过这个应该可以和商家协调对换。而如果选到的是质量较差的瓷砖,不仅存在不方正等问题,还可能在施工时很容易出现破损,从而造成不能用的情况,这样造成的耗损是非常大的。
3、瓷砖尺寸规格影响
瓷砖的尺寸对于耗损量也有影响,一般选用的瓷砖尺寸越大,耗损也越大。因为大尺寸的瓷砖,被裁切下来的部分相应也更大。
4、施工工人熟练度影响
瓷砖铺贴是一项对工人手艺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瓷砖进行裁切、敲打,如果是不熟练的工人,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或将砖敲碎了,或切割的时候尺寸不对等等的状况,这些无疑会增加瓷砖的耗损量。
5、瓷砖铺贴方案影响
瓷砖铺贴方案有多种,不同的铺贴方案的瓷砖耗损量也不同。一般来讲,直铺的耗损降低,菱形、对花等铺法的耗砖量会相对大些。
七、降低瓷砖耗损量方法
上面将影响瓷砖耗损量的5个主要因素都列出来了,相信大家都会知道,要降低瓷砖的耗损量,肯定是从上面5点出发,针对不同因素,采取合适的应对方案。
1、选购重视瓷砖质量
选购瓷砖时,最好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不要贪图便宜选择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选购时最好与商家约定更换条件,如是否可补、退货、更换、索赔条件和责任等。
2、选择合适尺寸的瓷砖
前面我们了解到瓷砖尺寸对损耗量有影响,所以在选购的时候最好关注一下瓷砖的尺寸。一般选择时需要考虑可视空间的大小,如果铺贴区域的可视面积小的话,应考虑用小一点规格的瓷砖,而瓷砖规格较小,耗损量相对也会降低。
3、选择合适的铺贴方案
采用特殊铺贴方案的瓷砖损耗量相对较高,如果均按照普通贴法的损耗进行估算,则容易导致瓷砖用量不够。所以,铺设前首先明确不同铺法的适用房型和损耗程度,可以依照实际户型图与瓷砖销售厂家进行沟通,计算采用哪种铺法更节约。
4、计算瓷砖购买量
在选购前,需要提前测量好铺贴瓷砖的面积,从而决定购买瓷砖的量。一般瓷砖用量块)=(计划贴瓷砖的面积÷每块瓷砖面积)×(1+5%),其中5%是一般损耗量。不过这种计算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瓷砖铺贴,例如不规则空间铺贴以及采取对花等耗损量较大的铺贴。
而要准确确定瓷砖用量,最好的方法就是画排砖图。根据瓷砖的大小和铺贴空间的尺寸确定排砖图,在排砖图上数砖的块数。排砖图也可以比较准确的反应出正常耗损的大小,从而可以让业主在选购时,一次性买齐所有需要的砖,不多不少,免除奔波之忧。
5、选择靠谱的工人
选择铺贴施工技术高的工人。施工切割时,就能减少无谓的损耗。此外,在瓷砖铺贴时,最好能到现场进行监工,防止工人随意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