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瓷砖铺贴有讲究,老师傅教你正确的卫生间瓷砖铺贴方法
《卫生间瓷砖铺贴有讲究,老师傅教你正确的卫生间瓷砖铺贴方法》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www.snt123.com,密封固化剂,水泥地面硬化剂,混凝土固化剂,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的。
卫生间瓷砖的选择可以改变卫生间的情调,还能帮助我们改善风水问题。但是我们常常考虑的是卫生间整体的风水,而忽略了瓷砖的铺贴、颜色风水。下面就让纳路特小编带你来了解卫生间瓷砖铺贴有哪些讲究吧!
一、卫生间瓷砖的铺贴
1、铺贴讲究
①墙面瓷砖要贴满
瓷砖可以抵御潮湿的侵蚀,保护墙壁的防水层,同时还容易长久保持整洁与美观。采用吊顶的家庭要注意吊顶遮挡住的部分也要用瓷砖铺满,才能良好地保护整个墙壁。
②地面瓷砖要采用防滑质地的
一般哑光面或浅凸凹造型的地砖很适合浴后湿滑的地面,保护主人不会滑倒受伤。在铺贴瓷砖时要考虑地漏的位置与尺寸配合。通常地砖的铺设保留1%的漏水坡度,地漏处最低,以利于排水。使卫生间不至于积水而影响主人的健康。
③干湿区分离
专家称,干区与湿区可以通过不同的瓷砖材质与花色品种,实现很好的划分,使两者互不干扰,避免出现那种水花四溅、洗浴后东抹西擦的尴尬。
2、颜色讲究
①避免单色瓷砖。
尽量不要考虑单色瓷砖,容易单调乏味。安华瓷砖黑白相间、层次分明,恰到好处的留白,宛如中国画般空灵含蓄;仿佛置身人间仙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远近呼应的黑白,将不同空间串联,增强空间的连续性,彰显别致韵味。
②小面积卫生间建议白色。
对于小面积的卫生间可以选择永远流行的白色,会让卫生间显得更加干净明亮,还有利于开拓视野,提高空间亮度。这在风水学上也叫做“脏处尤需显洁,臭地更应芬芳”,是一种互补与平衡原则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家居的好运气。
③避免火属性颜色。
卫生间瓷砖最好别用大红色、金黄色,这些都属火,而卫生间是排秽处,不能让它们冲突起来。可以选用青、橙、蓝等冷色调的花饰瓷砖,具有清朗、简洁、时尚的特点。
其实居家装修简单就好,不要寻求什么奇异装修,这样反而造就了不良风水,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家人的身心健康问题。
二、瓷砖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
1、色差
色差:是指同一块砖或是统一批砖出现的颜色上的差别,达到影响装修效果的地步。色差又分为两类两批或两块砖之间色差、单块砖上色差。
产生原因:产生色差的主要原因是坯料波动和烧成条件变化,同时生产过程控制不严也易造成色差。原料储存量少,每一批次原料使用时间短,容易造成原料的化学成分波动大。空窑是造成色差的另一主要原因,空窑会造成窑炉气氛改变,从而导致坯体色差。窑炉断面温差和烧成气氛也是造成色差的一个原因。由于坯体温度的变化引起渗花釉流动性显著变化,影响渗透深度和扩散性,如果波动大易产生色差。
解决办法:从备料储料开始到烧成各个环节尽量控制稳定,尽量一品一线,少空窑少转窑。
2、夹层
夹层:又叫起层、层裂、分层和重生,表现在产品上轻则砖面出泡,重者出现多层现象,严重成不了形。
产生原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模内粉料中的气体排放不畅造成的,其影响因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粉料性能方面的原因,另一个是压机方面的原因。
3、针孔
针孔:指产品表面出现针刺状的小孔。
产生原因:①通常是窑炉烧成曲线不合理,温度太高所致。②窑炉烧成周期过快所致。
4、变形
变形:指相对于正常的砖所产生的不规则变化。
产生原因:影响变形的因素很多如坯体配方、成形、干燥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烧成制度。变形主要表现为翘角、角下弯、上翘边、凹面、扭曲、不规则变形。
5、大小头
大小头:又称大小边,是相对名义尺寸的边长相比大小不一,使得砖的形状不整,是陶瓷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又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产生原因:产生大小头的主要原因是粉料压制后坯体的密度分布不均,烧成时收缩不同,或者由于烧成时温度分布不均而使坯体收缩不均。大小头缺陷的存在容易造成磨边时崩边。
6、凸凹边
凸凹边:砖体的凸凹边缺陷也称窄腰、收腰、鼓肚、大肚等是瓷砖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该问题与大小头一起出现,引起大小头的原因也可以是引起凹凸边缺陷。
产生原因:常见的原因是粉料流动性差,在布料过程中导致模腔边缘部分取料相对偏少,或者由于喂料车和模具问题使模腔边缘部分取料偏少,在烧成时收缩不一致所致。
7、开裂
开裂:引起砖坯开裂的原因很多,有设备问题,也有窑炉问题,它是瓷砖的主要缺陷之一。裂纹缺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侧裂、面裂和层裂。由压机导致的开裂有崩裂、纵裂;由烧成导致的裂纹,热炸、冷炸、表面裂纹。
解决办法:可以通过增加粉料的坯体陈腐时间、改善填料和成型操作,设定一个合理的入窑升温曲线等方式。
8、崩边角
崩边角:大多由机械原因所致,它是瓷质砖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压机和模具的影响,推坯器所致、下模芯顶坯不到位、粉料的流动性、坯体强度,另外干燥系统、釉线、窑炉在传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崩角现象。
9、杂质
杂质(油屎、铁质、杂料):指砖坯内部混有非生产用原料的色点,一般分布在非规律性位置。
产生原因:①油屎是由于喷雾塔热风炉由于重油燃烧不完全而产生,呈深黑色。②铁质是石头破碎和粉料在运输过程中落入铁屑所致,呈铁红色。③杂料是指其它颜色的生产用料在喷料或在混送料过程中出错导致。
10、斑点和溶洞斑点
斑点和溶洞斑点:一般有黑斑和黄斑之分,斑点处成洞穴状的称之为熔洞。这两种缺陷同时产生斑点严重时称之为熔洞。产生该缺陷 的主要原因是坯体中有杂质。另外烧成温度过高,造成过火也是产生熔洞的常见原因。
解决办法:要注意防止过烧,要仔细检查枪火是否冲火现象,以避免单个区域温度超高。
11、阴阳色
阴阳色:指砖体底色或花纹呈现一边深、一边浅的颜色差异。
产生原因:①烧成温度控制不当。②砖坯厚度相差太大或平整度差。③渗花砖喷水不均匀。④印花机调节不当或花网不合格。⑤抛光机调节不当。
12、花釉(破网)
花釉:指产品表面局部位置渗有非板面要求的花釉,一般呈线状或圆点状。
产生原因:①花网破损后花釉漏到砖面所致。②花机运行过程中花釉溅到砖面所致。
13、缺花、朦化
缺花:指产品该印花的部位呈现无花纹现状,与样板相差较大。朦花:指产品表面出现朦胧的局部印花效果。
产生原因:①花机调节不当。②坯体温度差异或喷水不均匀、不够量。③坯体厚度相差大或砖坯有较大的变形。④抛光机调节不当所致。
14、露底
露底:指产品表面布料层厚薄不匀,有透底现象。
产生原因:多由于压机的布料调节不当所产生。
15、布料不均
布料不均:指砖面的微粉(颗粒)分布不均匀,出现归聚一边现象。
产生原因:①由于压机的调节布料不当所产生。②原料车间混料不均匀所致。
16、黑心
黑心:一般是坯体内的有机物燃烧未尽所致。白坯会呈现黄—绿—灰,而红色坯则呈黄—灰—黑。颜色是由有机物或含铁氧化物因氧化不足生成的炭粒或铁质的还原现象所形成的。所有降低瓷砖透气性的因素都会导致黑心现象。
黑心现象的表现形式,瓷砖的边端出现黑心、瓷砖的整个周边都出现黑心、瓷砖的中心大面积黑心、黑心部分球状隆起。
17、颗粒裂纹
大颗粒砖特有的缺陷,大颗粒周围和中间出现裂纹、严重偏析分布不均。
①颗粒周围开裂,出现此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造粒时施加的压力过大,使颗粒过分密实,与基料的烧成收缩相差过大,以至产生裂纹。
产生原因:一般是颗粒易破损、收缩率低而加大了制块的压力。
解决办法:适当降低造粒制块的压力。如果降低压力造成颗粒易破损,可以在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坯体增强剂,以提高粉料的结合性能,提高造粒的收成率。
②砖面颗粒分布不均,此缺陷的起因主要为三方面:混料时未混均匀;运输过程中发生自由卸料现象,导致颗粒偏析;压机布料不均。
三、瓷砖的污渍清理
1、瓷砖日常清洗可选用洗洁精、肥皂等进行。
2、用肥皂加少许氨水与松节油的混合液清洗瓷砖,可使瓷砖更有光泽。
3、抛光砖应定期对其打蜡处理, 时间间隔为2—3个月为宜。
4、砖面如出现划痕,可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用干布擦拭便可修复。
5、乙砖缝隙处可不定期用去污膏去污垢,再在缝隙刷一层防水剂,可防霉菌生长。
6、清除茶水、咖啡、啤酒、冰淇淋、油脂等污染物可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钾溶液。
7、清除墨水、水泥等污染物可使用盐酸、硝酸等稀释溶液。
8、清除油漆、涂料等污染物可使用专用清洁剂。
9、清除铁锈可用2%的草酸溶液洗涤,然后用清水擦净。如是铁锈陈渍,可用10%的草酸、
10、柠檬酸加水混合液将沾锈处浸湿,然后再用浓盐水擦一遍即可。
11、清除各种胶可以用香蕉水。纯香蕉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较浓的香蕉气味,微溶于水,能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易燃,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
12、水银可以用汽油擦洗干净,或者用去污膏擦洗。
四、瓷砖的检验
1、可以进行敲打,声音清脆说明瓷砖瓷化密度和硬度高、质量好(用手轻轻敲击地砖,若此砖发出"噗、噗"的声音那表明它的烧结度不够,质地比较次。若发出轻微的"咚咚"声,它的质地相对于前一块来讲就比较坚硬)(其实方法很简单,用手去敲,高密度的瓷砖敲出来有玻璃清脆的香声。而低密度的瓷砖发出沉闷的砖瓦的声音。)
2、检测瓷砖釉面方法:可以用硬物刮一下瓷砖釉面,如果留下痕迹,说明品质差。其次看一下瓷砖表面颜色是否清晰,细致观察一下是否有针孔(针孔容易沉积脏物)。或者用手指在地面划一下,差的瓷砖因为密度原因,完完全全像一支粉笔,划到哪儿都有印记。
3、检测瓷砖平整度:平整的瓷砖方便与施工,在装饰效果上也好。检测的方法:将地砖置于平整面上,看其四边是否与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时看瓷砖四个角是否均是直角,再将瓷砖置于同一品种及同一型号的瓷砖中观察其色差程度。选择地砖时经常看到材料商放在地上使劲地踩,这只能说明他的地砖底部平整而不能说明他的瓷砖质量好。
4、"听"。以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另一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次品。
5、切出瓷砖断片(一般可以向店家要已碎的残片观察),看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6、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7、看产品尺寸是否标准,可用卡尺测量对角线,不规则的瓷砖在铺装时会不成直线,造成不美观。
8、看图案,花色图案要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
9、看包装。首先看有无厂名、厂址及商标,以免买到“三无”产品。
10、看表面质量。看花色是否美观悦目,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距样品1米左右,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观察样品有无缺釉、裂纹、烟熏、落脏、釉泡、斑点、磕碰等表面缺陷;距样品3米左右,观察产品表面有无色泽差别,以便粗略掌握产品的光泽度。
11、看误差
①尺寸误差,几何尺寸是否标准是判断瓷砖优劣的关键,用卷尺量一量砖面的对角线和四边尺寸以及厚度是否均匀即可判断
②色差,随机开箱抽查几块,放在一起逐一比较,一般有细微差别是正常的,如果十分明显就有问题了,不过不同生产批号的瓷砖也有色差,购买时最好一次将数量买足,否则以后配色很难一致;
③裂纹,釉下层裂纹,表面龟裂;
④不平,釉层虽然光亮,但釉层内或釉层中有夹杂物;
⑤斑点,釉面颜色中孤立变异色点;
⑥外伤,碰碎或深度裂纹,边角不齐。
12、看内在品质
①硬度: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
②耐磨度:耐磨度光凭感官是不能确定的,更多的可能要依靠一些技术指标。在众多的标准中,配度(也叫耐磨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表明面砖容易磨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度:
Ⅰ度: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Ⅱ度:耐磨的程度要大于Ⅰ度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Ⅲ度:耐磨度适中,主要用于活动量较大的场所。如客厅、厨房等。Ⅳ度:耐磨度较高。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非常适合。Ⅴ度:Ⅴ度的划分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从理论上讲,具有超耐磨度,一般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吸水率:吸水率也是瓷砖使用过程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③吸水率:只需要将一滴水滴到瓷砖的反面,看其吸收的速度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五、瓷砖美缝剂施工方法
1、操作方法
1)用腻刀或壁纸刀斜插入瓷砖缝隙,使瓷砖缝隙有约3mm深度
2)用白水泥或填缝剂填充瓷砖缝隙
3)清理缝隙,保证缝隙底部均匀平整,清理瓷砖表面
4)粘贴美纹纸,沿瓷砖边缘整齐粘贴,美纹纸不能压缝或露砖,以免影响后期施工和效果
2、混料施工瓷缝剂
1)打开产品包装,包装内含有A、B、C三种材料,按1:1比例将A、B倒入混料容器内,用腻刀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2)按适当比例加入C组份材料,用腻刀搅拌混合均匀。(C组份材料的添加量,根据施工地点所使用的黏稠度,酌情调整)
3)将混合好的材料用腻刀或装入空玻璃胶瓶均匀填入瓷砖缝隙,然后用腻刀抹平、压实,铲掉美纹纸上残留多余材料。
4)撕掉美纹纸,注意不要接触瓷砖缝隙中的材料
5)常温下40分钟以后初固,24小时完全硬化,但根据温度和一次性混合数量的不同,初固时间和固化时间有可能提前或滞后
3、注意事项
1)施工温度8℃-35℃,温度太低固化缓慢。
2)待瓷砖和填缝剂完全干燥后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