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瓷砖特性解读 瓷砖真的有辐射吗?
《六类瓷砖特性解读 瓷砖真的有辐射吗?》是由纳路特混凝土密封固化剂www.snt123.com,环氧地坪漆编辑整理的。
瓷砖种类,按其制作工艺及特色可分为釉面砖、通体砖、抛光砖、玻化砖、马赛克及墙面砖。这些砖各有什么特点,不同空间到底该选那种呢?纳路特抛光混凝土带您一起解读。
纳路特的愿景和使命是“水泥搞定一切,远离装修毒害”!纳路特是地面终极解决方案,入选2017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产品无(无TVOC、无毒、无缝),防(防尘、防滑、防水)、抗(抗压、抗渗、抗老化)、耐(耐腐蚀、耐摩擦、耐刮伤),规格高端,样式多选。
一、六类瓷砖特性解读
1、釉面砖
釉面砖是装修中最常见的砖种,由于色彩图案丰富,而且防污能力强,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墙面和地面装修。
釉面砖就是砖的表面经过烧釉处理的砖,根据光泽的不同分釉面砖和哑光釉面砖。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分为:陶质釉面砖,由陶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高,一般强度相对较低,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红色;瓷质釉面砖,由瓷土烧制而成,吸水率较低,一般强度相对较高,主要特征是背面为灰白色。
2、通体砖
通体砖的表面不上釉,而且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通体砖是一种耐磨砖,虽然现在还有渗花通体砖等品种,但相对来说,其花色比不上釉面砖。由于目前的室内设计越来越倾向于素色设计,因此通体砖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被广泛使用于厅堂、过道和室外走道等装修项目的地面;一般较少会使用于墙面。多数的防滑砖都属于通体砖。
3、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的表面要光洁的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在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
抛光砖抛光时会留下凹凸气孔,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也许业界意识到这点,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但这层防污层又使抛光砖失去了通体砖的效果。如果要继续通体,就只好继续刷防污层了。装修界也有在施工前打上水蜡以防粘污的做法。
4、玻化砖
为了解决抛光砖出现的易脏问题,又出现了一种玻化砖。玻化砖其实就是全瓷砖。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
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毫无疑问,它的价格也同样更高。玻化砖主要是用于地砖。
5、马赛克
马赛克的体积是各种瓷砖中最小的,一般俗称块砖。马赛克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因为它曾是十几年前装饰墙地面的材料。马赛克组合变化的可能非常多,比如在一个平面上,可以有多种表现方法:抽象的图案、同色系深浅跳跃或过渡、为瓷砖等其他装饰材料做纹样点缀等等。对于房间曲面或转角处,玻璃马赛克更能发挥它小身材的特长,能够把弧面包盖得平滑完整。
马赛克一般分为陶瓷马赛克、玻璃马赛克、熔融玻璃马赛克、烧结玻璃马赛克、金星玻璃马赛克等。马赛克除正方形外还有长方形和异形品种。
6、墙面砖
建筑行业经常用陶瓷制品来修饰墙面、铺地面、装饰卫生间。陶瓷制品具有质地均匀、结构致密、强度高、防水等特点。由白色的瓷土或耐火粘土经焙烧而成的瓷砖分上釉和不上釉两种。市场上国产瓷砖厚度为5mm—6mm,平面尺寸为108mm见方、 152mm见方的方形砖及152mm×76mm、152mm×50mm的矩形面砖,此外还有各种阴角、阳角、压顶、腰线等异形构件供选用。瓷砖的品种花样繁多,包括釉面砖、有光彩色面砖、无光彩色面砖以及多种彩釉混合的花釉砖、结晶釉面砖、斑釉砖、大理石釉砖、白底图案砖、色底图案砖等。
二、瓷砖真的有辐射吗?
1、瓷砖辐射的确存在,但放射性水平较低
瓷砖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于石粉、石英粉、长砂粉、锆石粉等矿土,这些原材料在蜕变过程中放出一种特殊的射线,产生辐射。而瓷砖对人的辐射,除了瓷砖本身的矿物辐射,还有瓷砖加工中添加剂产生的辐射,如超白砖抛光砖添加的氧化锆或者深色釉料中蕴含的铀、钾等。所以,瓷砖中的辐射,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上,瓷砖的取材于天然石材,而天然石材必定会产生辐射。但多位陶瓷行业专家都表示,由于瓷砖只是对天然材料的人工合成,辐射量比起天然材料来说少许多,其放射性基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
2、合格瓷砖产生的辐射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本身就处在天然放射性环境中,只要辐射剂量不超过个人剂量限值,放射性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根据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瓷砖这种建筑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水平分为A、B、C三类。
放射性水平 使用范围:
A类 放射性水平最低,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B类 不可用于住宅、医院、学校等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用于Ⅰ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它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C类 只可用于建筑物的外饰面及室外其它用途。
购买瓷砖时,瓷砖外包装上会标明放射性水平等级,而符合使用标准的瓷砖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研究表明,B类瓷砖放射对人体的影响,还不及手机通话一分钟所产生的辐射。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未把放射性元素作为瓷砖检测项目,因为瓷砖的放射性非常小,其放射量微乎其微,对人体几乎没有危害。而在我国,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传统陶瓷产区如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等地企业的调查,也未曾发现有一线工人因为长期接触陶瓷而因其辐射产生健康问题的状况。
3、应选购正规高质量瓷砖进行合理铺装,注意通风透气
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应注意选择A类标准的正规品牌瓷砖。在我国,容易超标的瓷砖产品主要是超白系列以及一些添加了重金属元素的深色瓷砖(一般情况下,颜色越深,放射性越大,而在釉面砖中,红色砖辐射最大)。总体上,大部分瓷砖放射性标准都能符合国家要求。
在使用瓷砖时,虽然辐射量较小,但也需要注意不要在儿童房里大量铺设瓷砖,因为在放射性元素中,会对人体有影响的氡密度较大,辐射位置较低。此外,平常也应注意多通风透气,保证清新的家居环境。
瓷砖辐射不可避免,但也无需过度惊慌,因为合格的瓷砖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消费者在选购家装瓷砖的时候应注意选择A类标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也需合理安排铺装位置,注意通风透气,营造健康的家居环境。
三、瓷砖的检验
1、可以进行敲打,声音清脆说明瓷砖瓷化密度和硬度高、质量好(用手轻轻敲击地砖,若此砖发出"噗、噗"的声音那表明它的烧结度不够,质地比较次。若发出轻微的"咚咚"声,它的质地相对于前一块来讲就比较坚硬)(其实方法很简单,用手去敲,高密度的瓷砖敲出来有玻璃清脆的香声。而低密度的瓷砖发出沉闷的砖瓦的声音。)
2、检测瓷砖釉面方法:可以用硬物刮一下瓷砖釉面,如果留下痕迹,说明品质差。其次看一下瓷砖表面颜色是否清晰,细致观察一下是否有针孔(针孔容易沉积脏物)。或者用手指在地面划一下,差的瓷砖因为密度原因,完完全全像一支粉笔,划到哪儿都有印记。
3、检测瓷砖平整度:平整的瓷砖方便与施工,在装饰效果上也好。检测的方法:将地砖置于平整面上,看其四边是否与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时看瓷砖四个角是否均是直角,再将瓷砖置于同一品种及同一型号的瓷砖中观察其色差程度。选择地砖时经常看到材料商放在地上使劲地踩,这只能说明他的地砖底部平整而不能说明他的瓷砖质量好。
4、"听"。以一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瓷砖一角,轻松垂下,另一手食指轻击瓷砖中下部,如声音清亮、悦耳为上品,如声音沉闷、涩浊为品。
5、切出瓷砖断片(一般可以向店家要已碎的残片观察),看断裂处。断裂处细密,硬脆,色泽一致的为上品。
6、将水滴在瓷砖背面,水散开后浸润得慢的瓷砖密度大,视为上品。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7、看产品尺寸是否标准,可用卡尺测量对角线,不规则的瓷砖在铺装时会不成直线,造成不美观。
8、看图案,花色图案要细腻、逼真,没有明显的缺色、断线、错位等缺陷。
9、看包装。首先看有无厂名、厂址及商标,以免买到“三无”产品。
10、看表面质量。看花色是否美观悦目,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距样品1米左右,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观察样品有无缺釉、裂纹、烟熏、落脏、釉泡、斑点、磕碰等表面缺陷;距样品3米左右,观察产品表面有无色泽差别,以便粗略掌握产品的光泽度。
11、看误差
(1)尺寸误差,几何尺寸是否标准是判断瓷砖优劣的关键,用卷尺量一量砖面的对角线和四边尺寸以及厚度是否均匀即可判断
(2)色差,随机开箱抽查几块,放在一起逐一比较,一般有细微差别是正常的,如果十分明显就有问题了,不过不同生产批号的瓷砖也有色差,购买时最好一次将数量买足,否则以后配色很难一致;
(3)裂纹,釉下层裂纹,表面龟裂;
(4)不平,釉层虽然光亮,但釉层内或釉层中有夹杂物;
(5)斑点,釉面颜色中孤立变异色点;
(6)外伤,碰碎或深度裂纹,边角不齐。
12、看内在品质
(1)硬度: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
(2)耐磨度:耐磨度光凭感官是不能确定的,更多的可能要依靠一些技术指标。在众多的标准中,配度(也叫耐磨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表明面砖容易磨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度:
Ⅰ度: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Ⅱ度:耐磨的程度要大于Ⅰ度的瓷砖,主要用于浴室、卧室等没有硬摩擦的环境中。Ⅲ度:耐磨度适中,主要用于活动量较大的场所。如客厅、厨房等。Ⅳ度:耐磨度较高。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非常适合。Ⅴ度:Ⅴ度的划分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从理论上讲,具有超耐磨度,一般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吸水率:吸水率也是瓷砖使用过程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3)吸水率:只需要将一滴水滴到瓷砖的反面,看其吸收的速度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吸水和渗透速度越快的瓷砖,其吸水率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来说,吸水率低的瓷砖质地更加致密,品质更好。
四、家用瓷砖购买误区
误区一:采用明亮瓷砖能增强室内采光
大多数家庭、办公建筑都倾向于用颜色较亮的瓷砖进行装修,因为明亮的瓷砖不但能使居室看起来富丽、亮堂,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采光的不足。
误区解读:
明亮的抛光砖和一部分仿古砖的光反射系数可以高达90%,而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系数是70%左右,镜面玻璃80%左右,若长期生活在拥有光滑瓷砖墙地面的居室环境,光反射会令眼睛十分疲劳,甚至导致视觉功能降低,因此家用瓷砖不建议使用太光亮的瓷砖。
编辑看法:
哑光砖的适用性更广
铺贴哑光瓷砖是最为保险的,许多人以为哑光瓷砖不好清洗,其实这是错误的,品质好的哑光瓷砖不但非常容易清洗,而且其细腻、朴实的光泽更能显示出主人高雅的审美观,令厨房间的品位更加和谐、自然。
误区二:不分空间盲目搭配腰线
日常家装中墙面的边沿常常会用到腰线砖做装饰,它可以从视觉上为空间增减层次感,并反映出屋主主人的个性、品位和生活情趣,相当受大众欢迎。
误区解读:
虽然很有个性很美观,但腰线砖并不是在什么时候都适用,常见的就有两种情况不适宜铺装腰线:一是卫生间的高度根本不够,铺装了腰线将使整体空间被割分,原本就不高的卫生间显得更加低矮;二是厨房面积小,或者是使用整体橱柜的家庭,橱柜高度和腰线高度都是差不多的80-90厘米,腰线刚好出现在橱柜台面上方不仅没有装饰作用还显得凌乱。
编辑看法:
小户型还是不用腰线的好
小户型房子对于腰线砖的选取尤其要慎重,本就小的空间很容易被腰线砖分割得支离破碎,若是很喜欢花砖或者认为空间太单调,可以适当少量铺贴几片花片作为点缀,令空间流露继续生机和浪漫。
误区三:厚瓷砖比薄瓷砖好
不少家装产品都是越厚质量越好的,所以消费者往往会形成一种固有思想,认为厚重的东西更加实在,事实上市场上的厚瓷砖的确比薄瓷砖更叫座,并且规格越大的瓷砖越厚,而同样规格的地砖要比墙砖厚。
误区解读:
针对瓷砖厚度这个问题,我国目前尚未出台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厚比薄好”。就使用价值来讲,瓷砖最大的价值还是装饰效果,只要承载能力和防破坏能力达标就可以了,太厚的瓷砖其实并不环保。
编辑看法:
薄瓷砖是个大趋势
随着瓷砖行业的发展,薄瓷砖因其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必将成为未来大趋势。瓷砖薄了,对烧结性能十分有利,薄瓷砖重量少了,对铺贴后的墙面和地面的负荷降低了。
误区四:瓷砖款式花色过于混杂
权威调查显示,消费者选购瓷砖产品关注因素首先是花色,超过35%的消费者把花色列为首要的关注因素,不少人买起瓷砖来图的就是一个漂亮,一股脑地把花色瓷砖铺满了地面或墙面。
误区解读:
瓷砖款式花色过于混杂,不管这是前卫还是民族风,都不适合一个用于日常生活起居的环境,以花纹多,颜色多为标准去采购瓷砖,最后很容易装修出了一锅乱炖的家居,花色多、花色漂亮并不等同于适合你的家居,反而花多眼乱造成居住的不适感。
编辑看法:
宁买贵价素净瓷砖/瓷砖花就要注意收纳
最基础最简单的素净瓷砖铺贴,是既美又懒的一个选择,不过宜脏、难打扫是素净瓷砖的一个硬伤,并且这类白净的瓷砖越往便宜选,肯定越不好打理,买造价贵一点的较为妥当。另外,如果真的很想大面积使用花色瓷砖,那么家居的收纳工作要十分重视、减少凌乱感,家具的设计和图案也是越简单越好。
五、瓷砖铺贴的问题及处理
1、铺贴之前检查瓷砖的色差
正规的装修公司在铺贴瓷砖之前都会进行相关检查。首先检查外包装箱瓷砖的尺寸、规格、色号等标注是否一致;其次打开包装箱对瓷砖进行抽查。只有当瓷砖符合相关规定才可以进行铺贴。虽然每一种产品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铺贴瓷砖是没有问题的。
2、瓷砖预排保美观
瓷砖建材网上商城在铺贴之前要进行预排。预排的标准是瓷砖的每一个角落、墙面的每一个尽头,瓷砖的大小不能低于成品砖宽度的1/3,这是出于对瓷砖铺设美观的需求。如果出现瓷砖的宽度小于1/3,需要把两块瓷砖并在一起来排,用两块瓷砖来均摊剩下瓷砖的大小。
3、墙面一定要平整
在铺贴瓷砖之前,要注意检查墙面的平整度,这直接关系到瓷砖铺贴完之后的平整性问题。
在这方面有的工人会比较疏忽。如果墙面平整度误差较大,虽然可以通过调整瓷砖与墙面水泥砂浆的厚度进行补救,但是相应的,这样铺贴出来的瓷砖与墙面之间水泥砂浆的厚度误差也会较大,随着水泥强度慢慢上升,水分蒸发,加上瓷砖水分的蒸发程度和水泥的收缩程度不同,所以极易造成砖面不平整。
最好的做法是前期对墙体作一个测试,如果墙面平整度误差在1厘米之内,可以放心铺贴;如果墙面平整度误差较大超过1厘米,则需要提前作相应处理。建议先抹一遍水泥砂浆补平墙面,确保贴墙砖的水泥砂浆厚度彼此一致,间隔24小时之后再贴瓷砖,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砖面不平整的问题。当然砖面不平也有可能由于铺设工人的技术原因造成的。
4、瓷砖浸水要做足
在铺贴瓷砖之前,还要注意瓷砖要浸水充足,让瓷砖完全吃足水分,这样是为了避免瓷砖的空鼓和脱落。传统的瓷砖铺贴方法是利用水泥砂浆进行铺贴。首先水泥砂浆的配比要合理,一般做法是二者之间体积比为1:1。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瓷砖仍空鼓较多,除了工人在铺贴过程中技术水平不高之外,主要原因就是瓷砖前期吃水不够。所谓瓷砖吃水就是把瓷砖提前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瓷砖的密实程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瓷砖贴到墙上之后,水泥砂浆中的水分不会被瓷砖抢走,从而达到它的最高强度,以便防止瓷砖的空鼓和脱落,这是瓷砖泡水的最主要原因。如果瓷砖不泡水则会抢走水泥砂浆中的水分,降低它的强度,造成瓷砖和墙面的附着力减小,时间久了容易出现瓷砖空鼓和脱落。除此之外,铺贴时注意瓷砖的缝隙和水泥砂浆的密实程度均要达到一定标准。